本次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侧重于中国内政相关的内容,包括政治体制、决策过程特别是决策过程的变化。
课程内容涉及中国战略、中国政治制度与中共十八大、国际政治变局与中美关系、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军事与防务政策、中国外交政策、中国经贸政策、中国能源安全和中国政策决策过程等。
中国记者提问:“对于中国,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是否从这次的培训中学到了你们想要的?”
在场的十余位美国官员“学生”数分钟内无人回答,一反美国人活泼直率的共性。一片死寂后,来自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的官员勉强给出了一个颇“官方”的答案:“由于我个人此前对于中国的了解并不多,这次培训让我受益良多,改变了我对中国的预想。特别是一些与我们交流的学生,他们的热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位官员反问中国记者:“你们对于此次项目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们认为自己能为中国的新闻工作做出什么贡献?”
现场陷入了新一轮沉默,最终由在场学者点将记者回答,草草了事。
这一幕发生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最后一堂课上,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能源情报署、核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十余位高官“学生”围坐会议桌前,“老师”———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理事长于品海身后的幻灯片上写着最后一课的主题“媒体以及意识形态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数位中国记者受邀旁听。
现场陷入了新一轮沉默,最终由在场学者点将记者回答,草草了事。
这一幕发生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最后一堂课上,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能源情报署、核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十余位高官“学生”围坐会议桌前,“老师”———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理事长于品海身后的幻灯片上写着最后一课的主题“媒体以及意识形态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数位中国记者受邀旁听。
预想热烈的讨论并未如期而至。
据本次项目的负责人、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介绍,类似的冷场情况还发生在“中国军事现代化”主题的圆桌讨论上。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所方面邀请了军方重要学者来进行中国军事国防政策的介绍,随之而来的还有几位中方官员,“但这些自己要求参与的中方学员却很少讲话,一位中方男学员几天之内从始至终未发一言。”这场双方对口单位负责人本可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最终回到了学员与专家交流的层面。
尽管孙哲提议,来到这里就要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学生,畅所欲言。但在场的每个中方“学员”都很清楚,对面坐着的“同学”每一位都真真切切地顶着美国官员的身份。
一位美方学员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说话分寸方面的顾虑,其实美方学员也有。直白地说,“他说出来的话究竟是不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这个问号存于参与培训的双方官员心中。
被定格为“当今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不仅仅因为中美都面临换届,更是因为金融危机后,置于全球背景下的中美两国都面临改变,在此过程中,双方如何重新审视对方、对待对方成为合作的重要前提。
所幸,中美双方高层领导人对此已有成熟的共识。在耶鲁发表演讲的胡锦涛,登上长城的奥巴马,吃炸酱面的拜登,嚼巧克力的习近平。中美关系的紧张与疑虑总是能在累积到一定阶段,又在双方领导人的你来我往中得到适量的疏解。而每年数以十万计的中美留学生对流,则成为民间交流、增进互相了解的最佳载体。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双方除领导人外的其他各级官员往来的消息却甚少见诸报端。标志着中美两国地方官员关系发展新阶段的“中美省州长论坛”也仅仅启动了一年而已。两国的政府运作规律对彼此来说尚是个神秘“黑匣子”,这才有了现任美国大使骆家辉乘坐商务舱、住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皆成新闻,才有了中国媒体对于中美两国政府差旅费规定的好奇追究。
而美国对于中国政府官员同样知之甚少。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沟通尝试为例,明尼苏达州政府是较早开始寻求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美国州政府之一,为推进双方的合作,明尼苏达贸易办公室曾制作过一份“与中国官员相处注意事项”,其中一些提醒颇为有趣:例如“通常中国人认为在交谈时直视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和具有侵略性的”:“女性避免在与中方官员交往中穿红色和白色,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婚礼,白色代表葬礼”:“千万别再称呼‘同志’”等等。
就是在这些似是而非的细枝末节中,中美两国正试图获得更多对对方的正确认识。这也正是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再次召集美国高级别官员到中国进行培训的用意所在。
此次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开设的课程内容显然比穿什么衣服、住什么酒店来得专业内行得多。“我们讲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讲中央领导小组怎么工作,讲正式和非正式的政治制定、实施过程。老师们甚至举了例子,比如我们的《紧急状态法》怎么制定出来的,我们医改进行的怎么样等等。”孙哲说。
|